• <li id="qoeuy"><wbr id="qoeuy"></wbr></li>
    <nav id="qoeuy"></nav>
  • 手機版
    手機掃一掃打開網站

    掃一掃打開手機網站

    公眾號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菜單 菜單

    “鹽湖提鋰”概念大火 誰是“新能源金屬之王”

      近期,“鹽湖提鋰”、“有色金屬”概念大火,這背后是碳中和背景下的電動車景氣度高漲帶來的上游業績爆發。   6月至今,A股各家企業紛紛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眾多行業板塊中,有色金屬…

    “鹽湖提鋰”概念大火 誰是“新能源金屬之王”插圖

      近期,“鹽湖提鋰”、“有色金屬”概念大火,這背后是碳中和背景下的電動車景氣度高漲帶來的上游業績爆發。

      6月至今,A股各家企業紛紛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眾多行業板塊中,有色金屬板塊一枝獨秀。

      與此同時,關于各類金屬礦產前景如何的討論愈發火熱,那么在近期備受關注的新能源相關金屬中,誰的成長空間最大呢?

      

      供給短缺,攻克“鹽湖提鋰”迫在眉睫。

      鋰電池等動力電池對于電動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把其比作未來“新能源石油”也不為過。根據中汽協數據,2021年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5.6萬輛,同比增長1.4倍。只上半年,新能源車銷量達120.6萬輛,同比增長2倍。據此預計,新能源乘用車全年銷量超過240萬輛,同比近乎翻倍。

      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缺口不斷擴大,為中游新能源電池企業帶來確定性的增量市場和業績預期。據統計,2021年一季度,寧德時代、比亞迪(002594.SZ)、國軒高科(002074.SZ)、中航鋰電等動力電池企業相繼公布了多個新投資建設的動力電池相關的項目,投資金額超1600億元,粗略計算建設后的年產能將超過350GWh。

      即使國內中游動力電池商如此大規模的擴產,動力電池的產能仍然面臨著巨大缺口。根據預測,未來到2023年,全球終端電動汽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將高達406GWh;而中游動力電池供應預計為335GWh,缺口比例約為18%;而到2025年,這一缺口可能將擴大至40%。

      當前主流動力電池所需的鋰原材料緊缺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截至2020年底,國內已查明的鹽湖鹵水鋰資源量達到2363萬噸(氯化鋰),其中87%集中于青海和西藏地區,我國鹵水鋰的資源查明率僅為19%。而我國鋰礦資源量510萬噸,占全球鋰資源量的5.94%;鋰礦資源儲量為150萬噸,占全球總資源儲量的7.12%;2020年中國鋰金屬產量為1.4萬噸,折合約7.5萬噸LCE,占全球總產量的17.03%。

      我國雖然是鋰鹽加工大國,但鋰資源卻高度依賴進口,2019年國內利用自身的鋰資源加工的基礎鋰鹽僅為6.5萬噸,其余鋰精礦依賴進口,共進口172萬噸鋰輝石精礦,且進口礦石主要都來自澳大利亞,雖然國內企業經過多年布局,贛鋒鋰業(002460.SZ)、天齊鋰業(002466.SZ)等紛紛入股海外鋰礦,以保證鋰礦供給暢通,但仍然受制于人?!氨豢ú弊印钡娘L險終究存在,打鐵還需自身硬,于是便催化了國內大力發展“鹽湖提鋰”技術的必要性。預計2025年磷酸鐵鋰材料總需求量可達210萬噸,五年復合增速76%。

      當然,國內在發展“鹽湖提鋰”技術的同時,研發人員也在尋找是否有更高效、穩定且產量較高的金屬元素作為動力電池新的原材料。

      

      動力電池金屬鈷的完美替代品。

      目前,電動車最大的障礙就是續航里程,相比春夏秋三個季節,電動車在冬季的續航能力大打折扣,為了解決這一痛點難題,有人提出了使用鎳金屬,因為鎳含量決定了正極的能量密度。當前新能源電動車的電池主要有“四大金剛”:鈷酸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鎳氫電池、三元鋰電池。

      在后三種電池中,酸磷鐵鋰電池的正極材料主要有鈷酸鋰、錳酸鋰、鎳酸鋰、三元材料和磷酸鐵鋰等;鎳氫電池由氫離子和金屬鎳組成;三元鋰電池以鋰鎳鈷錳三元正極材料。這些都離不開鎳,可以推斷新能源車的發展離不開鎳,而未來對鎳金屬的需求會大大提高。

      而第一種動力電池——鈷酸鋰電池中不含有鎳。鈷酸鋰電池的代表車型是特斯拉Model S,但是特斯拉的CEO馬斯克多次提出“以鎳換鈷”的想法。他曾在發言中稱“將最大限度利用鎳,把鈷減少到零”,也說過“如果你以一種對環境敏感的方式高效開采鎳,特斯拉就會給你一份長期的巨額合同?!?/p>

      因為在特斯拉公布的《2019年影響報告》中提出未來將完全取消在電池中使用鈷,原因在于對環保的考量,因為鈷對環境危害極大。后來在2021年1月,馬斯克仍表示“鎳是我們最大的瓶頸”。同年2月25日晚間,馬斯克又在推特上表示,特斯拉擴大鋰離子電池生產的最大問題是“缺鎳”。

      馬斯克的喊話并不是沒有根據,根據淡水河谷數據顯示,鎳鈷錳比例為6:2:2的NCM622正極材料正在向8:1:1的NCM811正極材料的動力電池轉型,而完成這一轉型減少了原材料鈷和錳,但需要提升鎳金屬量16%左右。如果這一轉型完成,那么全球電動汽車對鎳金屬的需求量將從2020年約10.7萬噸大幅提升至2025年的60萬噸,需求端年均復合增速將超過40%,而動力電池領域需求占比將從5%提升至17%,2030年鎳金屬需求保守估計將超過89萬噸,而樂觀估計甚至可以達到170萬噸,需求占比將提高到37%。

      

      被忽視的新能源汽車的金屬。

      當前市場目光都在關注鋰、鈉、鈷、鎳等金屬,但實際上銅在新能源汽車中的使用也是非常廣泛的。銅主要用來做電動汽車電動機的轉子線圈,也是不可或缺的金屬原材料。

      眾所周知,銅金屬是優質的導體,而且比金或銀更加便宜,加上它的耐腐蝕性、延展性較好,這就使得它在人類發展歷史上一直都是非常理想的導電材料。

      而銅用于電動汽車的電動機和電線。據統計,每一輛電動汽車,大概使用91公斤的銅,是傳統燃油車的四倍。此外,家用汽車充電樁和公共充電站也需要更多的銅來作為原材料。如果未來十年電動汽車銷量存在三倍以上的增量,從2018年的510萬輛增至2028年的2000萬輛,以這樣的增速粗略計算,2030年,上游采礦業每年要生產200萬噸以上的銅才能滿足終端電動汽車的需求。而這僅僅是電動汽車一個場景,若加上在發電儲能領域,如:環保太陽能發電、風能發電相關配套儲能、以及未來與之相關的以及分布式智能電網等應用場景,無疑需要更多的銅。

      行業掘金:

      國金證券:國內鹽湖提鋰已站在大規模產業化的拐點之上

      鹽湖提鋰龍頭股恢復上市 概念股多股漲停 如何布局投資機會

      鹽湖提鋰“熱”傳至細分產業 膜技術龍頭有望迎發展新機遇

    (文章來源:英才雜志)

    作者: 零股財經網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不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給予任何擔保、暗示和承諾,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作為信息內容發布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本文內容影響到您的合法權益(含文章中內容、圖片等),請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及時刪除處理。本文來自網絡,不代表零股財經網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

    為您推薦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9:00-17:30,節假日休息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關注微博
    返回頂部
    亚洲台湾佬综合网针对华人在线
  • <li id="qoeuy"><wbr id="qoeuy"></wbr></li>
    <nav id="qoeuy"></nav>